夏传英:一颗赤心永向党 不忘初心树模范
发布日期:2017-05-25

慈祥、温暖可亲是所有人对中塘社区党支部82岁老党员夏传英的第一印象。岁月的磨砺让她步履蹒跚、满头银丝,却掩藏不住在她内心中蕴藏着的坚韧力量。她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本科毕业生,曾参与新中国导弹研究项目。一生经历颇丰,也历经许多挫折考验,却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渴求知识,因成绩优异入党

夏传英从小渴求知识、热爱学习,但最初的求学之路却因为时局动荡变得颇为坎坷。初中的时候一度面临没书读的局面,但本着自己内心对知识的热切追求,当时还年幼的她毅然决定自己联系一所外国人创办的女子学校继续初中学业。1949年时,该学校校长离开了中国,她的学业再一次被迫中断。那段时间她就认真在家自学,好在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她的求学之路得以继续,并终于不再那么崎岖坎坷了。正是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后又顺利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学习。

虽是柔柔弱弱的小女生,她却选择了难度很高的理科航空专业,整个班级里只有6名女学生。三年的大学学习时间里,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她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的学习提升,并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毕业前夕,因为她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良的品德表现和乐于奉献的热心、忠诚于党的决心,在老师的极力推荐和严格政治审查之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直到现在年过八旬、白发苍苍,想起入党的光荣时刻,夏传英老人依然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满腔热血 投身导弹研究工作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地钻研积累,怀揣着对新中国建设和前景的满腔热血,夏传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工作后不久夏传英就被调往北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地空导弹的研究工作中去。当时的国家技术条件有限,没有导弹图纸,她和同事们只能对着从苏联买来的导弹实体一点点摸索、钻研,工作条件也极其艰苦。但夏传英说大家都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的使命,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天都斗志昂扬、废寝忘食地工作,一门心思投入研究,从不敢懈怠。后来,夏传英参与研究制造的地空导弹成功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为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和她的“战友们”都激动得都睡不着觉。

在北京从事导弹研究工作期间,夏传英与她先生相识相知相恋最后在北京结婚。夏传英的丈夫也是党员,与她在同一个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他们相互支持,是让旁人羡慕的“科研伉俪”。在人才稀缺的年代,夏传英夫妇二人拒绝了所有优厚条件的工作机会,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都贡献给了党和国家。后来,两人又几经辗转到了上海,在上海生儿育女。文革爆发,先生响应党的号召到条件落后的贵州从事厂房设计工作,夏传英也带着两个孩子去到贵州工作。夏传英回忆那段岁月虽然工作上饱尝委屈,生活中也充满着辛酸苦辣,但是她的心中始终坚信,那就是黎明一定会很快到来。并且无论自己身处什么岗位,都竭尽所能地在自身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并且作为党员更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踏实肯干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文革结束后,夏传英夫妇被调来了苏州工作,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夏传英和丈夫都被分配到了苏州当时最著名的冰箱厂工作。从设计导弹转行设计冰箱电机难度可想而知,他们却义无反顾、毫无怨言,从头摸索、刻苦钻研,很快成为设计骨干。设计任务接二连三,时间紧任务重,忙的时候常常加班到夜里两三点。之所以如此拼命,夏传英说:“当时厂里面党员少,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党员,我们就应该带头干!”

正是她这种“带头干”的先锋模范精神,让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19899月,她被评为江苏省轻工业新产品开发工作先进个人。19924月,被评为苏州市轻工业局科技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然而,当这些荣誉“飞向”她时,夏传英因为埋头设计任务还错过了颁奖仪式。夏传英在回忆她过去的经历时,常把“听话、肯干”两个词挂在嘴边,这是夏传英最为质朴的语言表达——她把这两个词解读为“听党话、跟党走、带头干”。这简简单单的两个词不仅仅是夏传英默默实践了半个世纪的人生信条,是她丹心赤诚、不忘初心的体现,她的事迹也被“两学一做”先锋微党课选中,进行了先锋微党课视频专访拍摄。

     直到现在,夏传英也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她拿着放大镜研读着最新的党政学习资料。正是因为这样的坚韧精神和探索学习精神,夏传英老人已经成为当代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的学习的标杆。她一腔热血只为报国,牢记自己的使命,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初心,坚信理想信念,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用自己的才干报效社会、报答祖国,值得每一位党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