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园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推动者
发布日期:2018-07-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如何规范社会组织发展,如何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又如何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充分参与社会治理等诸多问题是罗文一直在面对和思考的。

“我的使命就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生态链打造,让社会因每一位公民的参与和行动而变得更美好”这是罗文对自己工作的价值定位,也是罗文工作的指引。

2006年罗文大学毕业从陕西来到苏州,成为了“新苏州人”。80后的她在第五元素社区从社区社工到居委会主任,做了6年的社区工作者,是居民眼中的“时尚居委会大妈”。通过打造社区新邻里主义品牌,充分挖掘社区居民精英,罗文带领社区居委会同事先后孵化培育了V5摄影小组、爱宝部落、益学堂、饕餮一族等居民兴趣社团,并整合社区周边的爱心商户、高校志愿者、银行、医院、学校等驻区单位资源到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社区居民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互助、守望,社区变得和谐而有人情味。社区居民常阿姨是社区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也是新苏州人,在苏州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很担心儿子即将举行的婚礼冷清,不热闹。罗文得知后,带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筹划,社区组织更是自发参与其中,让婚礼从迎宾到摄影、演出都非常丰富,常阿姨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温暖。罗文更是动情表示:即使这些新苏州人身边没有亲人,但只要有和睦的邻居,就能让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快快乐乐。” 营造了“有交往就有邻里、有参与就有幸福”的社区氛围,使新移民真正成为新邻里。这也为罗文日后做好社会组织工作积累了经验和信心。

 2014年,罗文开始担任苏州工业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从“居委会大妈”转身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动者。她带领工作团队,围绕“培育公益梦想,引领社会创新”的宗旨积极运营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经过三年的时间形成了“一心支撑、多点辐射”和“以赛促练、全程陪伴”的苏州园区社会组织培育体系与孵化模式,至2017年底共完成孵化组织298家。同时,罗文又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先后推动了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通过微公益创投项目、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企业职工服务创新项目来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让更多优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中,帮助更多的人助人自助,解决社会问题。至2017年底,园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仅千个,项目资金达3500万元,服务人群达60万人次,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价值。

“‘起步晚、发展快’是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2013年园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03家,万人拥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数量为4.5家,仅为当时苏州市平均数量的一半;至2017年末,园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626家,万人拥有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数量已达15.2家,已超出苏州市13.8家的平均数量,提前完成了苏州市‘十三五’规划中社会组织发展的目标。”当罗文说出这些数据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创业不易、社会创业更不易,女性社会创业者尤其不易。她们不仅面临着创业的压力,还面临着家庭、亲子、情感和健康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为有效关怀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女性创业者和从业者,在苏州市妇联和园区妇工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园区社会组织妇联,罗文任妇联主席。依托社会组织妇联这一阵地,开展了“女性创业者关怀计划,帮助解决她们在家庭、情感、亲子教育以及压力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增强女性创业的信心与动力。

艰辛与荣耀共存。回忆起步阶段,罗文这样提到,只有四个人的团队,场地也是借用,无可借鉴经验,加上社区层面对于社会组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资源整合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当时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秉持对公益的初心,相互鼓励,砥砺前行。” 因为出色表现,罗文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女村官、苏州市最美基层巾帼之星、苏州工业园区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工业园区最美社工等荣誉,同时任共青团苏州市委兼职副书记,苏州市妇联第十三届执委、苏州市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苏州工业园区慈善基金会理事等职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008年,当她走进都是新苏州人的第五元素社区时,谁能想到,十年后的今天,她已从时尚的“居委会大妈”成功蜕变成社会治理创新的推动者,但初心未变、使命未变。

因爱而博大,因公益而美好。罗文正与她的团队一起同心聚力,广泛链接资源,不断推动社会组织从社区到学校、企业,再到医院、养老院、监狱,充分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为建设和谐美丽的苏州园区努力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行动着。